第7章 全攻全守
第七章 全攻全守 足球往事 青豆
成都的春天来得比江南一带倒还早一点。三月初,料峭的春寒还带着点冬天的劲头,但是几场雨一下来,满城里已经有点万紫千红的气象。怪不得杜甫专门写诗说成都的春天是,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这也应了郑板桥的话,“春风放胆来梳柳,夜雨瞒人去润花。”不知不觉地,春天就活活泼泼地出现在人们的眼中。成都号称蓉城,但是这时候芙蓉还没有开花,反倒是满城桃红李白,姹紫嫣红,比夏天还要五颜六色。如果往郊外走走,就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,像金黄色的毯子一样铺在乡村中。
不过在此时的体工队院子里,林涛可没有这样的闲心来欣赏春天的景象。整个2月份,足球队都在不断上大运动量,已经搞得好几个队员训练中出现呕吐反应。其他球员虽然还能坚持,但是体能都已经到了一个极限。按照李英璜的训练安排,这三个月的强化训练中,二月份主要用来贮备体能,为三月份的战术磨合做准备。而在四月份,则主要以赛代练,对场上的技术细节进行细抠。所以三月份开始,大运动量的训练计划暂告一段落。全队先先开展为期三天的战术理论学习。
这次为了提高体育代表团的成绩,几乎把四川省内各地的体委干部都抽调上来,协助工作。范晓农也被点名,担任少年足球队的领队。这次的理论学习,就是他和李英璜一起商量定下来的。为此,他还专门跑到北京,从北京体科所请来了两名足球科研人员,分别给成年队和少年队讲解当今世界足坛的技术发展趋势。上午10点钟,少年队的20名队员已经在小会议室规规矩矩地坐下,等着上课了。
这次的理论课将主要以对过去的三届世界杯,即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,1974年德国世界杯与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进行分析为主,概括总结目前世界足球的技术发展趋势。在此之前,1970年世界杯的官方纪录片《世界在他们脚下》已经在中国播放;而在邓-小平的过问下,中央电视台转播了1978年世界杯的两场半决赛和决赛,林涛还在重庆的时候,体工队就已经组织收看过。但是相对而言,1974年的世界杯纪录片《荣誉之战》,目前还没有大范围地播放,只是在一些情报科研单位进行过小范围的放映。所以今天第一堂课,首先放映的就是《荣誉之战》。
观看这些纪录片,对于林涛来说,是一种特殊的经验。尽管在他的记忆中,几乎所有的比赛都历历在目,但是这些记忆往往显得苍白空洞,好像在看皮影戏。而现在亲眼目睹这些比赛,就仿佛把这些记忆一点一点涂抹上亮色,整个记忆又都重新鲜活起来。
1979年,电视机还是一件稀罕玩意,一般家庭能拥有的最多不过是一台9吋黑白。不过这次代表团的确花了血本,弄来了一台日立牌12吋彩电,录像机则是一台极其笨重的松下牌。平日里,这帮少年球员对于足球战术的了解最多不过是教练在黑板写写画画,看见这么“高科技”的玩意,心里先就露了怯。大家都屏住呼吸,大气都不敢喘一口,两只眼睛死死地盯住一片雪花的屏幕。
来自体科所的王研究员三十岁出头,拿着一盘录像带小心翼翼地塞进录像机。不一会儿,电视屏幕上就开始出现画面。只见在浩瀚的宇宙中,一个蓝色的星球正在旋转,慢慢变成一个足球。画面切入到1974年世界杯决赛现场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中。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英国人萨缪尔森,前两届世界杯的摄影指导。他的拍摄手法一改过去那种只有一个静止的摄像角度,而是从不同角度、不同距离对球场上的活动,甚至球场外的细节进行刻画。所以,整个纪录片不仅画面流畅,同时还能够让人对进攻与防守双方的战术细节进行深入的分析。
1974年的荷兰足球如日中天,在此前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中,费耶诺德在奥地利人哈佩尔的带领下,率先在1970年称霸,让荷兰成为第六个夺得冠军杯的国家。第二年,米歇尔斯则率领阿贾克斯如风卷残云,以“全攻全守”的打法,首次夺得了冠军杯。在米歇尔斯去了巴塞罗那之后,罗马尼亚人科瓦奇斯继续带队,实现了三连冠的霸业。但是在1973-1974年度,阿贾克斯在荷兰人卢保接手之后,冠军杯第二轮负于保加利亚的九月旗帜中央陆军队;而来自德国的拜仁慕尼黑队则在拉特克率领下,经过复赛击败了西班牙的马德里竞技队,第一次捧起了冠军杯。
与俱乐部比赛形成对比的是,荷兰国家队在出生奥匈帝国的法德尔洪奇率领下,成绩并不出色。1972年的欧洲杯,他们甚至没有进入决赛圈。因此尽管他带队打进了1974年的世界杯决赛,但是荷兰足协依然走马换将,由米歇尔斯上位,带领荷兰队参加他们二战后的第一次世界杯。此时荷兰队中兵强马壮,主力队员除了伦森布林克与守门员荣格布罗德之外,都来自于阿贾克斯与费耶诺德两支冠军球队。这些队员长年在一起训练比赛,彼此之间形成了极佳的默契与配合意识。在与西德队的决赛之前,荷兰队在6场比赛中一共打进了14个球,而仅仅由于后卫克洛尔的失误,在与保加利亚的比赛中丢了一个乌龙球。一路过来,更是直接干净利落地将南美三强——巴西、阿根廷与乌拉圭分别斩落马下。虽然,他们在决赛中以1:2不敌西德队,令人遗憾地错过了世界杯,但是从此之后,“全攻全守”席卷世界足坛,成为新的技术潮流。
这次,王研究员着重介绍的,就是这样一种“全攻全守”的技术打法。不知不觉间,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就放完了。拉开窗帘让阳光射进来,这位王研究员首先提出一个问题:“请问刚才有谁注意到,在与西德队的比赛中,荷兰队所进的第一个球,总共经过了多少次传递?”
底下的球员们面面相觑。刚才他们都在注意观察球员的技术动作,尤其是像克鲁伊夫、穆勒、贝肯鲍尔、拉托等球星,而对球队的战术组织,相对观察较少。这位研究员满意地看了看底下,有意的停顿了一会儿。这种沉默的空气更容易让球员心里没底,不知不觉间就可以建立他的威信,等会他的技术讲解也就更容易进行。他正要开口的时候,只听得底下一个因为变声有点古怪的声音小声但坚决地说道,
“16次。”
对于这样一场世界杯历史上的焦点战,林涛的记忆当然清晰。但是,他所能记得的只有比赛大致的走向,以及最终的比分,对具体的进程则只有一个淡淡的影子。所以刚才在观看录像的时候,他着重观察了比赛的细节。哨声吹响后,14号克鲁伊夫开球给3号范哈内亨,然后由13号内斯肯斯转移给12号克洛尔。接着从左到右,依次经过17号赖斯贝亨和2号阿里汉,到了右边后卫20号苏比尔脚下。球又重新转到阿里汉脚下,再到赖斯贝亨,再到阿里汉。在场上的嘘声中,内斯肯斯跑回来拿球,再转给阿里汉。阿里汉带球向前,再倒给克洛尔。克洛尔向前交给15号左边锋伦森布林克,后者不停顿地磕给克鲁伊夫。在后卫的逼抢下,球又重新交给阿里汉,然后交给内斯肯斯。内斯肯斯将球交给克鲁伊夫,后者启动杀入禁区,结果被霍内斯绊倒,获得点球。
王研究员有点诧异地看了下面一眼。回答问题的是一个瘦瘦高高的球员,与其他球员明显差别的是一张略显清秀,甚至有点苍白的脸。他转头看向李英璜,眼神里好像在询问队里是否放过这部录像。李英璜也颇感惊奇,对着王研究员摇了摇头,站起来说道,“刚才林涛观察得很仔细,说明他的确在认真听课。这次王研究员是我们专程从北京请过来给大家上课,机会难得,大家要向林涛学习,专心听课。”
王研究员预先安排的一个桥段被打断,让他的思路略有不畅。不过他很快调整过来,继续说道,“是的,正像这位小球员,叫什么,哦林涛,所说的那样,荷兰队在短短两分钟内,连续形成了16次传递,最终制造了进球机会。这说明什么?在全攻全守的打法中,场上位置的界限完全取消,不再有前锋、中场与后卫的位置之分,阵型也仅仅只是一个名称而已。一名后卫可以去打前锋,一名前锋也可以去打后卫。进攻的时候,全队一起进攻,防守的时候,全队一起防守。这样一来,全场就多点开花,让对方防不胜防。”
底下发出一阵惊叹声。这样的打法,对于这帮少年球员来说,简直闻所未闻。尽管有些球员心里有点纳闷,这样打,跟一窝蜂踢坝坝球有什么区别?不过望着王研究员在讲台上侃侃而谈,只好把疑问闷在心里,继续听下去。对于下面球员惊奇的表情,王研究员在台上尽收眼底,心里微微有点得意。但是就在他环顾四周的时候,发现一名球员正在那里大摇其头,仔细一看又是林涛。不知怎地,王研究员心底突然有点火气,直接点名道,“林涛,我看见你在摇头,是不是有不同意见啊?”
林涛站起来,“王研究员,我想提一个问题。”
王研究员脸色略有下沉,“请说。”
“如果按你的说法,全攻全守的球员没有位置的分别,但是为什么刚才看下来,荷兰队里进球的基本上还都是前锋队员呢?而且,我们刚才看球,前锋线的三个队员也基本没有回到后面来防守啊?”
“呃……”这个问题的确棘手,王研究员自己也没有想过。
林涛没有停顿,而是继续说下去,“还有,如果全攻全守中,球员都没有自己的位置,那防守怎么组织啊?就算刚才的荷兰队,他们的后防线也还是有位置的啊,比如他们的边后卫12号和20号,就不会跑到中间或者另外一边去,中后卫2号和17号,也几乎没有跑到边线去。”
“对呀。要是连位置都不要了,那跟踢坝坝球有什么差别啊?”“就是,那不就成了一窝蜂,球到哪儿,跟到哪儿了吗?”“什么全攻全守,我看就是没脑子踢球。”底下的球员七嘴八舌,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。
王研究员在台上有点下不来台。这是他第一次下到队里讲课,临来之前别人就建议,给这帮球员上课,首先一定要压服他们。结果没想到,今天一上来就被这个林涛给来了个下马威。他一时间情绪激动,反倒带着点冷笑说道,“那按你所说,全攻全守就是一窝蜂乱踢,是吧?”
林涛一时间也没有看到李英璜在一旁给他的眼神,接嘴说道,“当然不是。”
“我觉得全攻全守中,位置和阵型都很重要。我们李指导常说,阵型是骨架,球员是血肉。”林涛开始意识到自己今天有点太冒头了,赶紧把李英璜拉出来做挡箭牌。
“我觉得全攻全守的目的不是要取消阵型和位置,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持阵型和位置。所以场上球员的位置变化不是随心所欲,而是在一定原则下的换位。”林涛逐渐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,话也说得越来越流畅。“根据刚才的比赛,我觉得荷兰队主要是在左中右三路进行纵向换位,比如左后卫12号插到前面的时候,左边的前卫3号就会退回来。中后卫2号顶上去的时候,13号前卫就会向后撤。而横向的换位好像只是在前锋线上,而且也主要由14号中锋来实现,两个边锋15号和16号就很少换位。”
他一边讲,台上的王研究员一边在仔细回忆比赛录像的细节。他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,嗯,好像这小子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。王研究员并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专家,只不过他一直待在学院里面,很少接触到训练比赛的实际工作,所以对于技战术的总结会过于夸大,有点纸上谈兵。
林涛继续在那里说道,“实际上刚才看荷兰队的第一个进球,我就在纳闷,连续的16脚传递这个过程中,德国队在干嘛呢?他们为什么不上来抢断呢?细看之下才发现,荷兰队的全攻全守打法,整个队伍都压到中线一带,而德国队的防守线就缩得非常靠后,防守的空间就被压得很薄。”
“按你的说法,既然荷兰队打法比德国队先进,那为什么还输了?”这次王研究员是非常认真地在提问题。
“我也说不太好,但是我总觉得这支荷兰队好像纪律性比较差,踢得有点散漫。”林涛不敢说得太多。事实上,在他的记忆中,自从罗马利亚人科瓦奇斯接手阿贾克斯队以后,米歇尔斯所建立的战术纪律,就被场上球员的彼此默契所代替,球员的纪律性也变得很差。就在这场决赛之前,还有小道消息说,荷兰队的球员就在下榻的酒店里和一些美女开**派对。而在决赛中,打进第一个球以后,荷兰队就变得漫不经心,进攻中缺乏欲望,防守时心不在焉,结果被众志成城的德国队顽强扳平并逆转。
教练室里烟雾缭绕,成年队与少年队的教练、领队,与体科所来的两位研究员纷纷在座。
“大开眼界呀。”王研究员名叫王志燮,在那里拍着李英璜的肩膀说,“老李,你这批队员不错。”
另一名杜研究员五十来岁年纪,也很感兴趣地说道,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我看过的球员不少,技术好的也很多,但是小小年纪就能将技战术说出个道道出来,搞得我们小王下不了台的,还是第一次看到。”
王志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“今天是我不对,讲课带了点情绪。老李,还要请你多多包涵。”
“哪里话。”李英璜赶紧说道。
王志燮磕了磕烟灰,“今天林涛的分析让我深受启发,现在看起来,荷兰队的全攻全守打法可以用十六个字来形容:防线前压,中场逼迫,边卫助攻,中锋穿插。”
杜研究员接嘴到,“当然德国队的打法也很值得研究。5号队长的突然向前是很厉害的战术,不过目前国内还是比较缺乏这样的防守队员。”
李英璜没有接嘴,今天林涛的表现让他又惊又喜。这小子不仅踢球有点灵性,难得的是肯在战术打法上动脑子。更重要的是,今天看录像中荷兰队的进攻组合,让自己对队伍的打法进一步坚定了信心。虽然余东风不能打,队伍中少了一个重要的进攻点,但是林涛和王银雷顶上来,充实了前锋线。林涛的技术特点十分类似于克鲁伊夫,王银雷在左边的配合则极为类似伦森布林克。右中场张达明则可以放在前锋线右边位置,打一个类似雷普的位置。
这样的话,原来打前锋的王承江就可以退回到中前卫位置。他体能充沛,冲击力出色,有点内斯肯斯的模样。而且王承江在国青队打的就是后卫位置,还可以适时补一下防守的空位。两边辅以朱平和马建新,都是活动范围大,能上能下的角色。后防线上,左边的徐光福速度飞快,传中技术好;中间米东洪勇猛凶悍,适合打盯人位置,余飞卡位判断出色,可以打拖后;右边则由金季林来打。一个四川版的全攻全守阵容在他心目中逐渐明朗起来。
);本文来源: ,